全球气候问题引人关注。韩国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,政府不仅从国家层面制定目标,更在本土刮起"氢能旋风"。韩国汽车、石油、化学、钢铁和电力代表企业成立"氢能企业对话机制"。但专家认为,氢能市场虽极具潜力,但任重道远。
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讲解品牌愿景。【图片=视频截图】 |
本月8日,为促进韩国氢经济发展、实现碳中和的氢能企业对话机制——Korea H2 Business Summit(以下简称对话机制)正式成立。
成立大会当天在京畿道高阳市韩国国际会展中心(KINTEX)举行。牵头组建该对话机制的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、SK集团会长崔泰源、浦项制铁集团会长崔正友、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和斗山集团会长朴廷原等企业负责人出席。
同时,韩华解决方案社长金东焕(音,韩华集团)、GS石油社长许世烘(GS集团)、现代重工业副社长郑基宣(现代重工业集团)、晓星副会长赵显相(晓星集团)、科隆国际副社长李圭镐(科隆集团)等企业高层代表各集团出席。三星物产、E1等作为机制会员企业参加。
尤其是现代汽车集团表示,未来全新公交车、卡车等商用车将仅发布氢能和电动两种车型;2028年包括已上市的车款等所有商用车采用氢能源电池,并将在2040年打造氢能大众化元年。
包括韩国企业在内的多国争先发展氢能,最主要原因是存储和运输较为便捷。若韩国希望引进美国电力,需铺设超长输电线或用船装载重型电池。但若使用氢气,就会减轻负担。若用水发电分解氧气和氢气,然后将产生的氢气压缩后运输给韩国,再与氧气结合即可产生电能。这就是将氢气称为"能源载体"的主因。
也有声音指出,氢气还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再生能源发挥重要作用。尤其是氢气也有望改变全球能源分配格局。
但专家认为,若将特定产业和技术的普及分为确保可用度、确保经济性和社会接受度3个阶段,那么氢经济仅处于技术可用度这一等级。为商业化进行的降低成本、扩建基础设施和增加市场需求等仍有很长的路要走。